作为西南工业重镇,长期以来,柳州市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到与工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出了“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工业经济”的指导思想。近年来,柳州市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并闯出了一条职业教育本土化的“柳州模式”。
近日,随着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柳州采埃孚机械有限公司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订,中德合作“双元制”职业教育基地同时揭牌,柳州市职业教育走上“国际范”。
校企合作多元化
“职业教育国际化除了要有国际化的标准以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职业教育要如何为国际化的企业服务。”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范莉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后发展的职业院校,我们首先要找准自身的特色,才能与企业相融合。”
今年年初,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经过与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等管理层多次交流,对导入德国“双元制”课程和引进其职业资格认证资质进行深入探讨,最终确定以“汽车商务”为引领开展合作并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学院与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及国内德系汽车制造公司及4S店合作,引入德国汽车商务培训及认证标准,校企合作开展“双元制”人才培养探索。
“企业的认可和需求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的参与热情需要靠与学校合作获得的效益来激发。”吴书勤说,“以前很多大型企业并不愿意与学校合作,现在企业都主动找到学校要谈合作,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年柳州职业教育发展越来越好,得到了认可,另一方面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需要开发大量的人力资源,这样的需求正好与学校一拍即合。”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就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共建“柳州汽车行业共享型现代学徒中心”、“中印汽车学院”达成合作,与印尼企业联合,在两地开展教育培训基地,共同招生,实践“现代学徒制”。
“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很好的落脚点。” 范莉莎说,“同时也是学校把技能培训用于服务东盟国家企业的一种体现,项目的真正落地为学校和企业合作实现了共赢。”
据了解,目前柳州市职业院校大多与地方重点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按“人才培养对接岗位能力、课程内容对接职业资格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要求,以“校中厂”、“厂中校”、“植入式工作站”、“企业全程托管”等模式积极开展“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改革试点,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相关专业近3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合作实体每年创造的产值超过5000万元。
截至2014年,柳州市共集中投入6050万元,重点建设的“汽车零部件精密制造教学工厂”等10个“开放共享、工学结合、服务生产”的大型公共实训基地已基本建设完成,并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职业院校每年与柳工集团、上汽通用五菱等柳州大型企业联合开展的专项培训超过3000人次。
职业教育国际化
2014年,柳州市研究制定了《柳州市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柳州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柳州市将在七年内,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职业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分三个阶段实施国际化理念学习、国际化资源引进、国际化师资培养等七大行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职业资格认证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瞄准国际一流职业教育标准,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全面提高柳州市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国际化是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国际化在柳州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潘旭阳说,“当前,很多企业都在不断拓展国际化项目,这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借鉴德国‘双元制’的优秀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开发适合柳州的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推动柳州职业教育发展。”
“实行‘双元制’的重点是校企之间深度融合。在适应区域产业需要的本土化职业教育新模式的磨合过程中,会导致‘双元制’在落地时有些‘水土不服’。”柳州市教育局职成科科长吴书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师资力量跟不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使‘双元制’引入本土时能更好地吸收和接纳,落实到实际教学行为中。”
据了解,2014年,柳州市正式向国家教育部申报首批“现代学徒制国家试点城市”,即将全面启动“装备制造”、“汽车服务”及“轨道交通”等专业集群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柳州 职业教育 国际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甘肃轨道|甘肃技校|甘肃职校|甘肃培训|兰州地铁|兰州技校|兰州职校|兰州培训|兰州铁道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甘肃地铁专业|兰州铁路 轨道|兰州铁路乘务|兰州轨道交通|兰州乘务专业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兰州高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