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一项统计显示,中国2.25亿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19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3117万人,且严重缺乏,仅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就达400余万人。虽然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但仍有很多大学生难就业,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石英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失衡。比如,即使只有100万大学毕业生,有500万人的岗位需求,如果这些学生不能适应岗位以及市场需求,依然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我国高校在近十年的扩招过程中,过分注重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引起了严重的就业结构失衡,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应深刻反思。
办好职业教育,我们需要从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上共同努力。
要吸引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目前,职业学校的基本管理体制是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学校”模式,难以应对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不利于调动企业和社会积极性,不利于将社会需求转化为发展动力。政府要从直接管理学校、举办教育中走出来,想办法创造、刺激社会职业教育需求。建立企业参与制度,推动企业依法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促进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职业院校需要主动对接本地企业,紧紧围绕企业需求实行订单培养定向就业。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构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体系,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
应大力改革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培养机制。当下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高等教育需要从原来只注重研究型人才培养,向同时注重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及工程师培养转变,实行“两条腿走路”。尽快制定出完整的职业教育规划,加快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对于职业院校招生难和生源素质高低问题,需要从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出发,提高职业技术学院入学门槛,让职业教育一视同仁的吸纳生源。同时,职业院校也应该从现在起,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并适度提高工资待遇,吸引更多人才进入职业教育领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