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惠州职业教育“创新驱动”校长高峰论坛在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产业基地举行。论坛上,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各职业学校负责人以及行业负责人就惠州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如何为惠州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等话题进行热烈讨论。
罗凯戈表示,作为本地主流权威媒体,惠州报业传媒集团长期关注、见证、报道、宣传着惠州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将在听取各职业学校大咖的思想建议后,为接下来的职业学校宣传报道指明方向,更好地为职教宣传报道服务。
作为与惠州地方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职业学校如何为惠州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惠州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惠州职业学校将如何调整专业设置,适应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需求?这次论坛给各位职校大咖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围绕“创新驱动”这一关键词,各职业学校负责人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创新驱动核心工作是培养高新技术企业,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企业组织申报材料的工作人员素质跟不上,文案申报材料不会写。在知识产权运营方面我们很缺人才,从上到下都很陌生,虽然政府有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专利工作,但是现在量上有增加,质却不高。我认为这需要从教育抓起,建议职校开设知识产权方面的课程,让学生熟悉了解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
现在我们人才引进只有奖励机制,缺乏淘汰机制,建议从学校做起,不合格学生不给毕业,让学生有上进心。此外,建议职校能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之前一直在思考科技部门和职业学校有何关联?现在想想我们可以为职校和企业牵线搭桥。
我市现有11所技工院校,都能坚持实行面向市场、服务就业的办学理念,重视专业设置和建设,紧紧围绕我市产业特色和企业用工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除了夯实数控、汽车、计算机等传统专业外,重点打造一批特色专业,工业机器人、工业设计、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动漫设计专业等新兴专业。
但是,我市技工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与创新驱动所人才需求仍存在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和工种开发存在滞后性、师资实力仍需加强、激励政策力度不足等3个方面。我市正走在以创新驱动为战略的发展道路上,职业教育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如何适应与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
如何做好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骆紫萍认为,一要准确定位,明确发展目标;二要加强调研,紧贴产业脉搏;三要提升能力,创新培养模式;四要整合服务,加强政策引导。
在创业和创新驱动方面,我们有很深的感悟。作为企业我们进行校企合作是希望学校能输送合格的人才,但事实却是现在企业留不住人,这也是我们难以跨域进行校企合作的原因。现在想来,我们进行校企合作可能最终没有招揽合适的人才,但是我们如果跨出这一步,也相当于我们协会社会价值的体现。今年我们将跨出校企合作这一步。我们希望和更多学校合作,也愿意将自身现有的资源给学校去更好地整合。
我们希望人才的问题能在学校进行完善,这就要求高素质的老师,我们建议学校把老师送到企业上班,作为企业员工去深入了解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好给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此外,建议学校为学生提供给了解各种信息的数据平台,如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主意就是最新的创新,这些主意在市场上能否行得通等。另外,我们建议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学校在教育形式、课程设置上要有改变,让学生在校期间到企业锻炼,毕业后实现无缝就业。
惠州市职教协会会长、惠州城市职业学院院长、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邓庆宁
创新驱动的核心是科技,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再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就涉及到教研。服务创新驱动,我们能够提供哪些服务?创新驱动最关键的是人才,职业教育在服务创新驱动中担当培养人才的使命。
职业教育服务创新驱动能力高不高,首要看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职业教育必须和行业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呼吁行业协会参与校企合作,政府也要出台相关政策激励企业参加。
职业学校在创新驱动中需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由产学研,转化为学研产,要成为生产科研创新的第一平台,发挥创新的作用,建议在高校内构建研发平台,服务当地产业发展。
从近期国家对加强职业教育建设的相关文件当中,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十个方面的变化,这足以看出国家对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突破进步的地方。政府对目前加强职业教育较以往任何时候的引导更理性、方向更明确、支持力度更大。
我市要办好职业教育,应该首先要了解清楚国家对加强职业教育政策方针提法转变的深刻内涵,然后相对应地做出符合政策和自身发展的办学方针。但是在应对新的形势下,不管政策如何改变,职业院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得放在培养学生人才上。
学校不管何时仍然要以教学为主,要在校园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术氛围,要注重建立新的师生关系,让师生更好地融入在一起。此外,校企合作要以成果为导向,学校和企业融合要做好,除了“人财物”必须融合外,“产学研”也要合为一体。
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我认为我市的职业院校也是完全有能力可以做到的,关键是如何把创新的元素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去。要做好培养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工作,要把思想作为前提,专业建设作为载体,校企合作作为动力。
职业院校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创新型人才?谭建辉认为,首先要在学校和师生里面,营造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技师学院为例,学院会定期开办创新创业讲座,邀请社会上典型的成功创业人士到校举办讲座,让他们把创业故事分享给学生,让学生们能够从他们的创业故事中得到启发,并引发交流和讨论。
其次,学校还要在专业建设上做出积极探索,课程体系内容要融合最新科技发展要素。比如,应对企业正在进行“机器换人”发展趋势,我院校今年新开设的机器人一体化专业,招生情况就非常火爆。最后,创新型人才的动力来源于企业的发展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链条,能够把这种动力带动学校的改革创新。
惠州市的职业院校主要职能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院校要深入行业企业调研,掌握其对创新人才和人才的需求,这是办职业院校首要的前提。各院校都有方方面面的专业,大家应发挥各自的优势,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科学地设置专业群。教育要有很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要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的运用。无论创新还是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教师,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共同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能力水平。
职业核心能力是成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是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地区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当今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知识周期缩短,技术更新加快,职业岗位变动增加,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来自于企业的要求,人才质量的检验来自于企业的评价。作为职业学校,只有强化“双核”(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才能适应企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
目前,我办学集团已经申请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基地,基地落成不仅为惠州的职业教育培训师资,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学生,也将为优化员工队伍的惠州社会化培训贡献力量,我们建议学校、企业、政府、行业合作成立惠州市职教集团,真正做到共建平台、资源共享。
职业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有所改革,首先要加强文化基础课,还要注重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实验能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的学习比例。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我市中职技工学校规模已经很大,推进人才培养衔接对中高职的发展都有帮助。围绕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方面改善专业布局。
要办好职校,师资非常重要,不过民办学校这块非常薄弱,要彻底改善就要完善教学保障机制,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和教育企业实践基地,由政府牵头,投入人力物力,保证师资,才能培养出能支撑我市跨越式发展的人才。
这几年,我校坚持面向社会、贴紧市场办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专业结构调整的创新,培养适应于惠州发展的人才需求。学校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从服务地方经济和服务行业需求出发,调整专业结构,以做特做精建筑中专,加大特色专业建设,改造传统专业为品牌专业,依托建筑专业优势办社会急需专业,形成了以建筑为优势,富有专业特色的专业群,为惠州的经济发展和建设行业培养技术型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其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培养适用于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近些年来,我校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是建筑施工企业,那么我们的学生培养方向是企业需要的技术型创新人才。针对现在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小,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等情况,我校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教学环境和校企合作模式两方面的创新改造,取得不错成效。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要说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甘肃轨道|甘肃技校|甘肃职校|甘肃培训|兰州地铁|兰州技校|兰州职校|兰州培训|兰州铁道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甘肃地铁专业|兰州铁路 轨道|兰州铁路乘务|兰州轨道交通|兰州乘务专业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兰州高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