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玫在直播室接受访谈
中国兰州网3月12日消息“离开兰州30多年了,依然很怀念那段时光。在兰州半年,我去过村庄、工厂等地方采访,至今记忆犹新,这一段经历会影响我的一生。”近日,新华社高级编辑、新闻摄影编辑部副主任丁玫做客全国“两会”兰州市北京新闻中心演播室时说,30年前,兰州是遥远的;现在,兰州是现代的;未来,兰州可以成为中国的‘大十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枢纽的作用。
A
“北京、北京,我是兰州!”
丁玫是山东平阴人,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工作,于1983年9月到新华社甘肃分社工作。
“那年秋天,从北京出发,我坐了整整36个小时的火车到了兰州,感觉兰州十分遥远。”丁玫说,到第二年春天时就离开了,虽然只有短短半年,但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丁玫说,当时,兰州虽然是省会城市,但物质匮乏,城市周边像榆中县就更贫困了。春节了,我们跟随相关领导下乡慰问,到村子里没有过年的迹象,听不到鞭炮,家家户户也没什么可吃的,桌上象征性地放几颗红枣、花生。秦腔剧团去慰问演出,演出结束后,地面上非常干净,没有瓜子、果核之类,这说明村民手中没有可支配的资金,生活非常简单、贫
困。但是,兰州人很友好、纯朴,在饮用水都很缺的情况下,老乡们依然打了一盆热水来让我们洗脸。
采访、写稿是记者的本职工作,谈及30多年前在兰州发稿的情景时,丁玫十分感慨。她说,现在写完稿轻轻一点鼠标稿子就发过去了,那时候每次通过新华社专用设备把文稿传到北京。“北京、北京,我是兰州!”在发稿前,都要对着那个设备呼叫北京,等北京听到后给一个信号,我们才可以发过去。顺利时,也要呼叫两三遍,信号差的时候,呼叫八遍、十遍都是可能的,有时候刚接上又断了。“每一次呼叫北京的时候,我都有一种悲壮的感觉,感觉兰州距离北京很遥远。但是,也很自豪,认为自己是在驻守边关,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B
兰州是我的人生坐标
尽管遥远、贫瘠,丁玫还是发现了兰州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地方。“当时整个城市里,外来人口比较多,他们南腔北调,但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科技、文化、技术、教育等方面的人员居多,城市发展非常快,尤其是工业发展迅速。”丁玫说,有一年兰钢厂业绩在全国钢铁企业中排在前几位,她去厂里住了两个星期,一个分厂一个分厂去采访,最后写了一篇稿件,发到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兰州是我工作后的第一站,是职业生涯的起点,是我的人生坐标。”丁玫认为,在兰州半年,写了10多篇稿子,当时是新华社全社篇幅最多的,主要都是基层采访。回到北京后,她做过采编合一,但再也没去村庄、工厂采访。后来的工作,有很多都以兰州工作为参考、以那时候的积累为坐标。尤其是做一些综合类报道时,在西北工作的经验会派上用场。
一转眼30多年就过去了,丁玫时常会回忆那段时光,会通过照片等多种方式了解兰州。在朋友圈、媒体报道中,看到“兰州蓝”时,丁玫十分兴奋:“仅这一点,和记忆里的兰州就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兰州有了蓝天白云。我刚去兰州时,进入秋冬季节,工业污染重,又是谷地,雾霾很难散去,没怎么看见过蓝天,那时候城市都是一个毛坯状态。”
C
希望兰州未来是一个“大枢纽”
去年4月初,丁玫来到兰州,这是她当年离兰后第一次回来。“一出机场,高速路两旁的山上,我看到了绒绒的一层绿意,感到很欣喜。那天晚饭后我去了滨河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若不是看到熟悉的中山桥,都快认不出兰州了。当时,还有年轻人在中山桥拍婚纱照,那个场景对我触动太大了。”丁玫笑着说,兰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一个正在发展当中的城市,我希望未来她是一个大枢纽。”丁玫认为,兰州是中国陆域版面的几何中心,是“一带一路”上一个重要的驿站,未来在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应担当枢纽作用,可以成为中国的“大十字”。比如,在文化领域,兰州诞生过中国著名的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这些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在于作品对中国东西部有连接,可以产生共鸣。兰州应该认真挖掘文化资源,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走进兰州、了解兰州,对城市的整体发展有重大的意义。特派记者郭兰英文/图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大十字 兰州 中国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 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 甘肃轨道 甘肃技校 甘肃职校 甘肃培训 兰州地铁 兰州技校 兰州职校 兰州培训 兰州铁道学校 兰州高铁专业学校 甘肃地铁专业 兰州铁路轨道 兰州铁路乘务 兰州轨道交通 兰州乘务专业学校 兰州高铁专业学校 兰州高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