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教育是基础。在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如何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顺时应变,奋发有为,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的高台县来说,就是要把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紧紧依托县职业中专师资、设施设备、场地等优势,充分整合组织、人社、农业等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按照“一校一园一中心一基地”的建设思路,着力打造“区域开放共享实训平台”。
“一校”。即着眼于职业中专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把“双创”基地建设与职业中专功能定位结合起来,把面向社会的人才培训与在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抢抓国家和省、市加快改善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和实习实训条件的有利机遇,不断加快“一楼两中心”(实训楼和机动车检测中心、驾驶员考试中心)建设步伐,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领计划,按照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用好“土秀才”、引进“洋专家”,特别是聘请互联网领域高级人才作为兼职教师,着力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素质优良、作风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园”。即大力实施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进一步调整优化职业中专功能定位和基础设施布局,积极开展涵盖现代物流、设施农业、畜牧养殖及禽畜病防治、汽车服务为内容的实训培训。加强“互联网+”领域实验教学培训,大力推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面向大学生、农民工和社会各类就业群体的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积极构建兼具生产服务和教育教学功能的公共实验实训平台,做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兼顾,努力把职业学校打造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孵化园。
“一中心”。即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特色优势产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切实做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产业开发、扶贫攻坚、智慧城市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等各个方面深度融合。突破县域性、短期性和现实性,突出科技引领、就业导向、校企合作,着重建设以汽修、电子商务、现代农业、新能源产业、循环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互联网技能培训等为重点的就业创业培训中心,努力实现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围着需求转的良性循环。
“一基地”。即坚持互联网领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积极依托德国赛德尔基金会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师资、全市农民工就业创业等培训资源和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研究平台,建立联合实训基地,实现校企一体化办学。以专业和产业为纽带,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与职业中专的对接机制,支持县内外企业在职业中专建立“互联网+”培训机构和实验中心,不断提高实习实训比重,创新顶岗实习方式,使校企合作渗透到育人的全过程,着力打造中小企业实验培训基地。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职业教育 战略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 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 甘肃轨道 甘肃技校 甘肃职校 甘肃培训 兰州地铁 兰州技校 兰州职校 兰州培训 兰州铁道学校 兰州高铁专业学校 甘肃地铁专业 兰州铁路轨道 兰州铁路乘务 兰州轨道交通 兰州乘务专业学校 兰州高铁专业学校 兰州高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