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平顶山教育学院连续召开党委工作会议,就新生入学和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该学院提出要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坚持以“升级转制”为目标,以“四三两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抓好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结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求,发挥职教集团引领、辐射作用,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处和各教学系部已制定出完善的新生入学和德育教育活动细则,以增强新生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作为宣传教育的着力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新生入学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军事化训练、校规及行为规范、职业生涯规划、安全教育、健康教育、文化与传统等内容的入学教育,帮助新生尽快转换角色、明确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大学生活习惯,促进自身成长成才,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该学院充分发挥学前教育职教集团的骨干、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校企协作、校“园”联合、工学结合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重点解决教育教学、师资实训、办学特色、办学规模发展不均衡,人才培养模式与单位用人标准相脱节等问题。进一步深化专业建设,加强课程管理,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成立了由高校专家和幼儿园一线专家组成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跨地域合作的职教战略联合体,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
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全市中小学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平顶山教育学院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邀请国内知名职教专家来校进行职教理念、课程开发、专业建设等专题讲座;选派专业课教师到实习企业或知名院校学习技术及教育先进理念和典型经验,便于指导专业课教学;建立导师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选拔思想素质高、教学能力强、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的担任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不断提高年轻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该学院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在发展策略上,从规模速度发展往内涵质量发展转变;在实施方式上,从碎片化改革往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转变;在培养目标上,从专注职业技能往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转变;在育人体系上,从衔接不够紧密往系统化培养转变;在教学管理上,从常规管理往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转变。
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结合当前“互联网+”、“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趋势,该学院实施专业建设“三对接”。一是专业设置对接市场需求,即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结合市场需求设专业,按照社会需要育人才。二是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课程内容尽可能体现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学生成绩评价体现职业标准。三是教学过程对接岗位工作过程。通过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实施以能力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目标。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岗位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就开设什么课程;岗位工作是怎么干的,老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练。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技术技能培养。
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该学院贯彻“以需定学,因需施教”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知识水平相衔接,让学生“能理解”“学得会”“用得上”,把激发兴趣、培养自信、教会学习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衔接,以“必须”“够用”“适合”为原则,弱化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操作。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需求相衔接,注重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通道。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平顶山 人才培养 教育学院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甘肃轨道|甘肃技校|甘肃职校|甘肃培训|兰州地铁|兰州技校|兰州职校|兰州培训|兰州铁道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甘肃地铁专业|兰州铁路 轨道|兰州铁路乘务|兰州轨道交通|兰州乘务专业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兰州高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