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孩子们最开心的除了穿新衣、放鞭炮外,就是收到长辈们的“压岁钱”。是把“压岁钱”上交给父母还是让孩子自己处理。不少家长建议,应该借此机会培养孩子的理财观,提高财商,树立良好的金钱观,也希望学校有系统配套的理财教育。在中小学校,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理财教育?
理财教育应从孩子抓起
近日,在全国青少年经济公民教育专题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聚焦经济公民教育问题,力求为理财教育理清头绪。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是一所城郊接合部学校,却开设起了理财课程,并广受学生喜爱。学校执行校长谢华表示,学生大多为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打工早出晚归,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很少,家庭教育内容较少。通过这些课程,可以弥补一些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紧挨成都荷花池商业圈和火车北站的成都站东小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家庭从事零售批发与经营,家长和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经商意识,有一定的理财观念。学校便利用这个特点,在学校开展了各种理财课程和活动,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也非常高,效果很好。
“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培养学生的财经意识,就是为了帮助学生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局政策研究院主任刘文杰说。可见,“理财”不仅仅是富孩子的专利,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学会这种技能。
理财教育勿偏离价值取向
然而,当学校开始顺应潮流,热火朝天地开设各种理财课程时,不少理财公司和投资银行也开始蜂拥而至,难免会引起一些人对学校理财教育产生质疑:“财商教育会不会越来越商业化?学校教育会不会走偏?学生们是不是只关注钱而忽略了其他功课的学习?”
刘文杰十分关注这些问题。他认为,财商教育需厘清“尺”与“度”。在理财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价值取向。学校进行理财教育不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去做,老师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分寸的把握。“理财”只是作为一个手段和激励学生的杠杆,教育者不能把手段当作目的。老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能偏离了方向。
“在面向儿童及青少年开展理财教育时,‘钱’不仅仅是钱,钱其实也是教育工具。”王胜也表示,老师教孩子学习如何管理“金钱”,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教他们学习如何管理自己。自我管理能力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本领。
“理财”与德育管理相融合
当我们说“理财教育”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认为理财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如何投资赚钱,如何“钱生钱”。“理财不只是赚钱投资的同义词。”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理事长王胜说,理财教育不仅仅是教人投资赚钱,还教孩子学习如何认识与发现自我,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3年前,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引进了阿福童项目。储蓄盒、记账本、跳蚤市场等开始在学校大放异彩。谢华介绍说,随着课程在不同班级的实施,该校就从学校层面整体设计和使用“阿福童新苗币”,用“行为银行”的方式对孩子们在校一日常规进行考核和管理,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好行为赚币,并将这些币依托活动的方式消费。
“引入‘阿福童’理财课程,孩子们变得越来越主动,越来越懂得自我管理。”谢华说,开始有了成本和效率的意识,会不断思考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将事情做得最好。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