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应服务需求提高质量
综合改革包括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培养过程的改革、学位授予和毕业的改革,同时还有导师聘任、考核的改革等等。其中,入口、出口的改革对于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作用不容忽视。
再次见到熊思东,他与往年有那么一点不同,今年1月中旬他被正式任命为苏州大学校长,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苏大首位民主党派校长。他关注儿科医生、“医疗+互联网”、高校双一流建设,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谈到,他最熟悉的研究生教育。
2009年,熊思东加盟苏州大学,并分管研究生教育,随后在苏州大学组建了研究生院。如今,苏州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率位列全国高校第3位,居全国地方大学之首;国内首创的“导师学院”对于提高研究生导师水平、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学生为本,苏大还成立了研究生事务联席会,让学生在求学期间,学会与导师、与学校相关部门平等对话、和谐沟通,完善作为社会人的自我成长。
作为苏大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操刀者”,他又有哪些精辟的见解呢?
调整结构是综改的第一步
说到研究生教育改革,在熊思东看来,就不得不提八个字——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这八个字始终贯穿在研究生改革的进程中。
“过去,我们总在说要提高研究生质量,但对质量的含义并不是特别明确;现在,我们要明确,必须以需求为基础谈质量,否则即便培养了某领域的人才,但因为需求限制缺少用武之地,又何来评价质量?”他说。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急需一大批能够直接在生产线上、生产活动中起到引领作用的人才,“打破单一的以学术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逐渐增加专业硕士的改革举措,必须在“十三五”期间继续深化”。
回到研究生培养质量上,熊思东表示,一方面研究生培养要靠课程推动,另一方面要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来推动。课程对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前者而言,课程主要是靠原创性的引导;对于后者而言,主要通过行业的规范。
2015年是苏大的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年,这在全国范围的高校内也是少有的。之所以进行研究生层面的课改,熊思东有自己的理由——研究生通常只有在一至两年的部分时段有上课时间,课程时间短,相对本科阶段而言更为宝贵,因此,提升课堂教育质量的意义就变得不同寻常。
据熊思东介绍,针对研究生的课程改革,苏大主要着力于两点:一方面给研究生多开宽口径、根基性、引导性的课程,摒弃只增加学分而不增加学术营养的课程;另一方面,给导师们开设研究教育教学方法论方面的课程,激发他们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授课。
与此同时,该校导师队伍也在调整——从过去过分强调学术型师资的引进,到如今灵活地组建既有理论修养水平高,又能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师资队伍。
对于高校如何吸引企业师资,熊思东认为,不是单纯地依靠高校吸引企业人才,实际上,企业与高校互有吸引力。对于企业而言,提早介入人才培养,对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有帮助;对于高校而言,出台职称、待遇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人才,有助于扩充专业学位的师资队伍。
研究生教育应重视入口和出口
研究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局部、个别的改革会有效果,但要切实提高质量、提升内涵还需要走综合改革之路。
熊思东指出,综合改革包括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培养过程的改革、学位授予和毕业的改革,同时还有导师聘任、考核的改革等等。其中,入口、出口的改革对于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作用不容忽视。
“研究生改革的第一关是进行招生制度的改革,应该在招生环节尊重教师的选择、学科的特点。”熊思东说。
不可否认,在我国当下的研究生教育中,导师虽然作为第一责任人,但在招生时却无法发挥主导作用,很多因素在干扰导师的招生选择。
在熊思东看来,导师是一个集体名词,而不是单一的名词,并不是说招某个学生由某位教师单独决定,而是说导师是一个指导小组,要发挥它集体决策的作用。怎样以能力测试代替试卷测试,怎样以综合学业测试代替单科测试,怎样以导师的个性化选择代替简单的、大而统的方式,这些改革的探索都需要紧锣密鼓地进行。
同样,把好了入口关的同时,出口关也同样重要。国内研究生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严进”,但却无法做到“严出”——过去几乎所有的研究生只要入学就读,在毕业时就可以拿到学位。
“所谓的‘严出’就是严把质量关——对于符合条件者授予学位,不符合条件者可以暂缓授予学位。”熊思东解释,对于暂时达不到学位授予水平者,导师有责任帮助他达到相应的水平。
没有严格的淘汰机制,学业水平难以提高。对此,苏大对于学生延迟毕业,首创了毕业答辩与学位答辩分离。过去学生毕业通常只有一场答辩。苏大允许学生在现有水平达不到博士学位的授予条件下,先通过毕业答辩拿到博士毕业证去就业,同时学校出台政策鼓励学生回到学校,达到获取学位的学业水平,完成学位答辩。
熊思东告诉记者,实行了毕业答辩与学位答辩分离,虽然过去在第一时间授予学位者从99%降到现在的50%,最终拿到学位者占80%~90%,但从前“三年不动脑子轻松拿学位”的情况大有改观。
学校该帮助导师做好第一责任人
在采访熊思东的过程中,“导师”是被频繁提到的一个角色。那么,苏大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2015年,时任该校副校长兼导师学院院长的熊思东在《导师的岗位责任》报告中,以“三个一”即“一个光荣的头衔,但更是一份职业,是一种责任”概述导师内涵,并独创性地提出了导师的三大基本责任是“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用的人”,并要求导师对研究生“明确学术方向、提供必要帮助、强化科研指导”。
说起导师学院,它是2010年11月由苏大在全国首创,现已成为“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修培训中心”,成立至今参训导师已达千余名。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是第一责任人,承担的是全责任或称无限责任。导师学院的成立是对导师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培训,让导师不仅仅自己有知识,而且要让他们把自己的知识、方法教给学生。”熊思东说,“学校应该帮助导师做好第一责任人。”
他补充,研究生的授课方式多样,但导师学院并不是具体教导师怎么上好一门课程,而是发现、讨论教育教学活动的共同问题,让导师们从中感悟到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从而把有效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成功课堂的基本要素教给老师。
在着力推动导师培训由“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型的同时,该校还进行了导师聘任资格和上岗分离的改革,不是所有的博导都可以招生,上岗须一年一考核,全面评价通过了才能获得招生资格。
除此之外,苏大还成立了有关研究生教育的督查和指导委员会,专门监督课堂教育和研究培养过程,委员会督查问题、给予指导,被校内人士称为“一个长牙齿的委员会”。
当然,对于研究生培养必须是全方位的。在熊思东看来,学生的成熟不仅是学业上的成熟,还是做人的成熟。
为此,学校成立了研究生事务联席会,研究生代表收集提案,同教师共同解决问题。让熊思东引以为豪的是,他从头到尾亲自参与活动,主动回答研究生的问题。“过去稚嫩的学生如今变得成熟,提问问题由粗浅变为深入,过去很谨慎的师生关系现在变得自由平等了”。
小班教学须改善文化生态
落在更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众所周知,不同于本科生的大班课堂,研究生课堂的天然优势在于小班教学。
而在熊思东看来,研究生教育中的大小课应该分类分析。一些课程,特别是大师级人物的课程,为了让更多的研究生聆听而采用大班课堂,未必不是很好的教学形式。以体验式、研讨式为主打的小班课改,则是研究生个性化教育、精准化教育的方向——个性化即针对不同学生组织小班,精准化即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而设定课堂。
有一句话叫:“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于这一观点,熊思东持肯定态度,“学生不认真听课、不参与互动的问题根源在于,高校、教师未能开出合适的课程,吸引他们融入课堂。教师需要在学生的需求上多做探讨,缺失学生需求精准度的课堂,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好课堂。”
他指出,目前小班授课的微环境需要改善,中国学生的传统是不爱打断老师来提问,而小班教学的精华恰恰是互动、体验、讨论,否则小班授课就变成了小规模的满堂灌、小范围的填鸭教育。“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中,高校首先必须从文化生态上多加考虑。”
此外,在他看来,高校里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要提到议事日程。“大学要回到集体备课、青年教师预讲、随堂听课等方式探讨教育教学方法上,这些过去好的做法,我们要让它们重新回到大学里来。”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研究生 需求 质量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 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 甘肃轨道 甘肃技校 甘肃职校 甘肃培训 兰州地铁 兰州技校 兰州职校 兰州培训 兰州铁道学校 兰州高铁专业学校 甘肃地铁专业 兰州铁路轨道 兰州铁路乘务 兰州轨道交通 兰州乘务专业学校 兰州高铁专业学校 兰州高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