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修远和张沐都是北京市京源学校的学生,一个读高二,一个读初一。这个学期,因为都选修了学校开设的遥感飞机课,两人坐进了同一间教室,成了同班同学。12月4日,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学区迎来了“学院日”,在半天的时间里,学区里的所有小学生都可以跨校走班,选修学区统一提供的“学院日课程”。不同年级的学生坐在一起学习,今后将成为这个学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只要有一点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同龄教育比较轻松,“混龄教育”比较艰难。人的成长和知识的增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认知水平、心理成熟度的差异很大,若把他们混同在一起进行教育,这对学校的管理水平是一个大挑战,对教师教学能力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笔者小学时曾在“复试班”学习过,后来走入工作时也曾在“复试班”代过课,对“混龄教育”感同身受,深有体会。在“复试班”学习不轻松,大同学欺侮小同学的事常有发生,小同学哭闹更是司空见惯;当“复试班”老师更不易,有丰富经验的还能应付得了,没经验的不是顾此失彼,就是脚慌手乱,徒叹无奈,教学效果更不值一提了。
今天新闻中的北京市京源学校在“学院日课程”里尝试“混龄班级”与“复试班”既有相同点,也是有所区别的。相同点是同学混龄,一个读高二,一个读初一,两人坐进了同一间教室,成了同班同学;区别是学的内容不是文化科,而是科技实践课。当然面临的挑战还是一样的: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组织教学。这给授课老师更是一大智慧的挑战。当然,“混龄教育”或曰“混龄班级”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最初起源于欧美一些国家的幼儿园。在那里,教育者们把不同年龄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让他们在一起游戏、生活和学习。其实,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也可归属为“混龄教育”的,只是当时并不如此称呼而已。
近年来,我国有部分幼儿园引入了“混龄教育”模式。这对在当前这个独生子女多的大语境下,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没有相互体贴、照顾的经历,没有互爱互助、相互模仿、共同努力的经历,这不利于发展儿童的集体意识,而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独生子女反映出很多问题,独立性差、抗挫折性差、以自我为中心、精神孤独等,这些不仅影响孩子当下的学习生活,更会影响他们未来的日常交往和人生发展。可喜的是:“混龄教育”隶属第二课堂非认知能力培养的人文素养的教育,它更多地侧重于发展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包括学习品质、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等,可以视为对第一课堂认知能力培养的文化课的必要补充,对学生的成长这种教育方式扩大了学生的接触面,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年龄同学交往,从而学会关心、分享、合作等社会行为,加强孩子们情商的培养。
总之,“混龄教育”是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它的探索令人期待。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传统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甘肃轨道|甘肃技校|甘肃职校|甘肃培训|兰州地铁|兰州技校|兰州职校|兰州培训|兰州铁道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甘肃地铁专业|兰州铁路 轨道|兰州铁路乘务|兰州轨道交通|兰州乘务专业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兰州高铁学校|高薪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