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职业教育助推“大国工匠”脱颖而出

发布时间:2016-04-29 11:36:42

浏览量:

分享到:


为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机器人代替人工的需求,铸造更多大国工匠,为制造业强国打造坚实基础,中国急需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但是,由于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短,起点低,现在我国职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体现在体制不顺、思想障碍、经费不足、办学能力差诸方面。

  问题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长期存在偏差

  受中国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存在文凭崇拜,认为上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文凭才是王道,普遍存在着“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对职业教育和一线技术工人认识有偏差,认为职教毕业生"低人一等"。表现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与学历挂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要求本科和研究生学历,造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而不愿上技工院校。在很多家长看来,考高中,上大学,就会有体面的工作,而考中职,毕业后当个蓝领技工丢人现眼。他们“宁要三千块的办公室白领女婿,不要月薪上万元的高级技工儿子”。

  问题二:中职毕业生升学渠道不畅

  近年来,高考考生数量连创新低,高招录取率山东已达88.95%,连创新高。如今,考生和家长的要求已经不仅是上大学,而是上“好大学”。虽然上中职也不影响考大学,但专门为中职学校设计的本科很少,研究生几乎没有。由于中职与高一级教育衔接不畅,“上升通道”狭窄,造成中职学生上升通道出现“断头路”,导致职业教育毕业生上升空间有限,职业发展通道不畅,社会地位不高,上职校一般被认为是农村困难学生中高考失败者的无奈选择。受此影响,有的考生在中考时往往非普通高中不上,考不上高中宁肯读“初四”,也不愿上中职,造成职业学校招生困难重重。

  问题三:职业学校缺乏时代特色

  目前,职业院校定位不清,专业设置仿照大学,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中、高职专业课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造成教育资源和学习时间的浪费。学校领导的职业教育观念陈旧,不思变革,课程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特色,课程和教材内容不能较好地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相对落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部分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单一,专业及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不适应,职业学校不能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差,职业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职业院校毕业生学的专业到企业用不上,企业需要的专业,又没有毕业生。

  出路一,转变观念,鼓励大批“大国工匠”脱颖而出

  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人口红利”即将耗尽,人才结构性矛盾越发突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从德国、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任何一个走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都以大量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中国现在最急需的是什么教育?是职业教育;中国应该大发展的是什么教育?是职业教育;中国目前最难办的是什么教育?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目前中国最急需、最应该大力发展的教育。建议将职业教育发展成为国家总体战略,升为国家意志。国家要像“国家最高科技奖”、“长江学者计划”一样,设立高级技能人才大奖,承认大国工匠在劳动价值和社会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并在工作福利、职务晋升乃至整个社会上营造尊重工匠的氛围。增加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影响力、公信力和含金量,加大对“大国工匠”的精神物质表彰力度,弘扬“大国工匠”英雄典型,提高“大国工匠”待遇,以各种技能比赛作为“赛马”平台,促进“大国工匠”脱颖而出,为中国振兴培养大批大国工匠。形成全民重视技能人才的社会风气,对高级技能人才以实实际际的入户、购房等政策奖励,提升其职业荣誉感,鼓励媒体应该多关注和报道蓝领阶层的生活,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创作和拍摄反应蓝领阶层生活的作品。

  建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负责,搭建起职工技术技能晋升认证的考核渠道,确保职工在提升技术技能等级上平台方便、渠道畅通。健全以社会化鉴定、企业内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使之有兴趣且较为方便地不断提升技术技能等级。加快职业资格立法工作,由国家认证的技术技能等级,务必在全社会得到认可,任何组织不得以各种理由无视技术工人的技术技能认证,工资晋升和普通技术职称同等对待。应给职校学生更多的出路和机会,公务员考试中给予一定的名额,在城市户口政策中适当考虑技能分数等。只有这样才能让职业教育实现良性发展,成为助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腾飞的不竭动力。

  出路二,中高等职教育融合,中高职本科研究生“有效对接”

  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化,高等职业学院与中等职业学校协调发展,中职对接高职院、校、地“三方联动”,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三链合一”, 是职教改革的重点。在职教育融合改革中,探索实行“以院带校”、“小学院、大学校”“附中分校”的中高职教育上下游对接的教育集团模式,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高等相互衔接的协调发展体系。

  在中高职分段培养方面,建议中高职院校可酌情分配中职学生第三年的学习地点,开展“2+3”、“2.5+2.5”模式试点,并鼓励学校试办五年一贯制大专、“3+3”和“3+2”中高职教育、“3+4”中职+应用型本科教育、对口单招升学衔接教育、中外合作职业教育,试行“2+3+4”分段贯通培养模式,即学生在中职阶段学2年,高职阶段学3年,转段进入本科院校学习2年,研究生考核合格后,在研究阶段学习2年,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天坤国际职业教育产业集团,通过战略合作、资源整合、模式创新,现已投资职业院校10多所,多种模式办学1000多所,下一步准备与劳联集团合作,打造现代职教创新立交桥,建立由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相互沟通的现代教育体系。努力缔造一个基于020教育平台的国际化知名上市公司,值得各地鉴戒和学习。

  出路三,校企合作,实现职教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只有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体制机制,才能让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职教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实行“职业学校+实训基地+企业”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要提高校企合作内涵和层次,以立法的形式规范校企合作,从保障职校学生在企业的合法权益,推动校企向广泛深入领域开展。

  “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学生能力、技能素质和职业素养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建议采取引企入校、进企办学、订单培养等形式,开展订单式培养、岗前培训、招工培训等,鼓励职业教育学生参与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校企双方“零距离”合作。要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教学标准,采用“项目+任务+案例”的体例,改革编写校企合作教材,有效打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最后一公里”。

  职业教育要有吸引力,最根本的就是要让职校学生就业有保障,收入算可观,工作较体面,升学有路径。学生上学签了订单,毕业后找到体面工作,才能极大职业教育活力,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健康发展。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坚持就业导向和实践能力培养,只有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发展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才能输送适合各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才能源源不断地释放“人才红利”。

  出路四,推广德国“双元制”做法,加快职业教育改革

  “双元制”,为德国培养了数不清的高素质技术工人,被认为是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秘密武器”。中国要鉴戒德国“双元制”做法,实施“双元制”本土化探索,创设 “定岗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建议在每年高考录取新生报到后,企业要深入学院选人、学生在企业选岗,学院与企业、企业与学生签订三方定岗培养协议,使学生一入学就形成“学生兼学徒”的双身份意识。在职业教育“双元制”改革中,建议坚持院校对接区域改革,通过职业教育驱动区域经济增长;坚持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布局对接改革,合理地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坚持与企业的需求对接改革,加强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优势专业对接优势资源改革,促成职校内部优势的生成与保持;坚持基地平台对接新兴产业改革,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双元制”改革教学中,企业要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制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凸显“学校+企业”的双主体地位,要建立“教师+培训师”的双师资队伍、“学校+实训工厂”的双学习场所、“毕业证书+技能证书”的双能力证书制度,使“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培养目标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涯,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始终保持职业训练的实景感。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政策保障及激励机制,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鼓励职业院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建立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双师型”教师适当倾斜。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增强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充实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强化实训要求,着重开展“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就业率的进一步提升。

  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只有紧扣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脉搏,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努力探索“城乡联动”“院地联动”“院校联动”“校企联动”的新型发展模式,才能走入我国职业教育的康庄大道,促使我国大批“大国工匠”脱颖而出。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工匠 职业教育 大国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 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 甘肃轨道 甘肃技校 甘肃职校 甘肃培训 兰州地铁 兰州技校 兰州职校 兰州培训 兰州铁道学校 兰州高铁专业学校 甘肃地铁专业 兰州铁路轨道 兰州铁路乘务 兰州轨道交通 兰州乘务专业学校 兰州高铁专业学校 兰州高铁学校

精彩专题 MORE >
技能大赛荣誉榜单 普高班、职高班、就业班 升学渠道

职业院校实习告别“放羊式”管理

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秦陇校区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